冊亨山區(qū)支教踐行者陳碧清的公益之路

陳碧清和孩子們的歡樂時光。

陳碧清和孩子們的歡樂時光。
亮點黔西南訊 陳碧清,是一名湖北武漢的殘疾青年,也是一名山區(qū)支教踐行者,曾兩獲團中央優(yōu)秀青年志愿者稱號,2011年,陳碧清就獨自來到冊亨支教,2013年,兩年服務期滿了以后,他在學校師生、家長的請求下又留下來支教兩年,這兩年,他又做了什么呢?
暑假到了,冗渡鎮(zhèn)中心小學安靜下來,陳碧清買好了回湖北的火車票,臨行前,他和兒子陳馮簡決定再到兩戶特殊的學生家庭做一次家訪。一大早,他倆就到超市認真為學生選購生活與學習用品。
三年級學生韋發(fā)福住在冗渡村,在他幼年時,他的父母就離家出走,至今杳無音信,現(xiàn)在他和74歲的奶奶相依為命,缺乏父母關愛和經濟來源,讓奶奶對孫子的未來很擔心。讓她感到欣慰的是,陳老師經常來家訪,疏導與輔導孩子。接過陳碧清送來的食用油、餅干、筆記本和筆,奶奶激動地告訴記者:他們來看,想得周到,好得很。
女學生潘小蠶是陳碧清父子倆家訪的第二站,這個家庭雖說很完整,但是由于孩子父母都是智障者,家里生活也很困難。最近剛從同事包祖文那里知道潘小蠶的情況,陳碧清就到家里看望。
“我要向陳老師一樣,經常到貧困生家庭關心學生,盡量去幫助他們,讓孩子好好地學習,健康成長。” 年逾5旬的學校老師包祖文說。
這兩年,陳碧清不僅自己踐行公益活動,而且還將自己唯一的孩子陳馮簡帶到了冗渡來學習生活了一年,在此期間,他帶著孩子家訪,分發(fā)各地愛心人士寄來的善款善物,利用節(jié)假日參加冊亨愛心人士的公益活動,
“記憶最深刻的是跟爸去做一次公益活動,在一個叫冗坪的地方看望一個小姑娘,她家非常貧困,但是她在學習上是非?炭嗟,我覺得這很不容易,就是這種刻苦的精神感動了我。”陳馮簡告訴記者。
對此,父親陳碧清有他自己的打算,他說:帶他去參加這種活動,一是讓孩子多體驗社會,去看一看山區(qū)的孩子是怎樣學習,怎樣生活的,同時讓他也多點愛心,去幫助別人,二是讓他學習貧困山區(qū)的孩子們,在這么艱苦的環(huán)境里,孜孜不倦地求學,學習他們這種求學的精神。
從繁華都市到偏遠山區(qū),陳馮簡對于父親到山區(qū)支教這件事,慢慢有了深刻的理解。他說:以前在湖北的時候覺得老爸做的事情不以為然,然后在這里親身體驗了一年之后,才覺得他挺了不起的,在做有意義的事情。幫助那些貧困的學生、兒童,比在家里照顧我更值得。
兒子的成長讓陳碧清欣慰,四年下來,對山區(qū)農村教育和家庭的近距離接觸,更讓他明白身上的責任,這次暑假,他有自己的計劃。
“作為我個人來說,應該起到模范帶頭作用,多參與這些活動,去引導社會正能量,特別是我們貴州,留守兒童的問題還很多,負擔還是很重的,我想繼續(xù)留在山區(qū),繼續(xù)服務,打算回去和單位申請再服務兩年。” 談及未來打算,陳碧清如是說。

陳碧清和孩子們的歡樂時光。

陳碧清和孩子們的歡樂時光。
(葉方杰 攝影報道)
分享到:
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